常見細胞汙染
細胞汙染——培養(yang) 物出現渾濁、混濁。培養(yang) 液pH值升高,液黃。細胞異常的形態,如胞質內(nei) 細菌吞噬體(ti) 。細胞的生長速率減緩,對數生長期變得不規律。異常的細胞死亡或細胞溶解情況。
真菌汙染——培養(yang) 液可能出現異味。培養(yang) 皿內(nei) 有異常的顏色、紋理或斑點。細胞顯示出不正常的細胞形態,如真菌吞噬體(ti) 或真菌絲(si) 狀體(ti) 。細胞的生長速率可能受到抑製,細胞數量不斷減少。
支原體(ti) 汙染——支原體(ti) 汙染通常不會(hui) 導致明顯的細胞培養(yang) 液變化。因此,支原體(ti) 汙染通常需要PCR或DNA雜交來檢測。可能出現感染跡象,如出現包涵體(ti) 或囊泡。細胞的生長速率減緩。
常見汙染處理
因汙染會(hui) 改變細胞表型,在細胞種子充足及排除汙染因素的情況下,首先丟(diu) 棄汙染細胞,重新複蘇。
在未檢測的情況下沿用當前細胞試劑及耗材可能導致汙染擴散,應及時滅菌或丟(diu) 棄。
如果懷疑細胞培養(yang) 受到汙染,應立即采取行動來確認並解決(jue) 問題。常見的處理方法包括:
1.隔離:將受汙染的培養(yang) 物隔離,並最後處理汙染細胞,以防止汙染蔓延到其他培養(yang) 物中。
2.汙染源排除:查找和消除汙染的來源,可使用無抗LB搖菌培養(yang) 或汙染檢測試劑。
3.更換培養(yang) 液:將受汙染的培養(yang) 液更換為(wei) 新的培養(yang) 液,細菌汙染添加敏感抗生素如氨苄青黴素,真菌添加兩(liang) 性黴素B,支原體(ti) 添加氧氟沙星以控製汙染。
4.細胞重新傳(chuan) 代:如有必要,將細胞重新傳(chuan) 代到新的培養(yang) 皿中,離心速度低於(yu) 平時,200-300g。
5.汙染檢測:進行汙染檢測,以確認汙染的類型和程度,從(cong) 而采取適當的措施。
操作手冊(ce)
● 原代細胞提取
● 血清更換注意事項及步驟
● 血清儲(chu) 存及化凍
● 持續更新中
原代細胞提取-1
固體(ti) 組織樣品(肝,肺,腫瘤等)
1.分離組織後立即移入超淨台操作(<20min),或放入組織保存液中四度保存(不超過48h)。
注意:以下步驟均需無菌操作,且保持低溫!
2.取一無菌小皿,加入3ml預冷的PBS,放入組織清洗。重複此步驟一次。
3.用無菌剪和無菌鑷(高溫高壓滅菌)去除脂肪或壞死區域等非目標組織。
4.轉移組織塊至一無菌15ml/50ml離心管中,加入組織體(ti) 積10倍的advanced DMEM/F12培養(yang) 基(緩衝(chong) 液可自行調整,與(yu) 後續培養(yang) 體(ti) 係一致)。離心管置於(yu) 冰上,用無菌剪將組織剪成肉泥狀。(此步驟注意低溫)
5.四度600g離心5分鍾,去上清,加入消化液(浸沒組織),37℃搖床(800rpm)消化15min,視解離狀態調整消化時間,一般不超過45min。(消化液需視組織類型自行調整。一般組成為(wei) 膠原酶1和4,濃度為(wei) 400-1000U/ml,以及核酸酶5-20U/ml,可選擇添加10uM ROCK抑製劑以提高組織活率。)
原代細胞提取-2
6.消化結束立即冰上,加入體(ti) 積6%的血清終止消化,四度離心棄上清,用巴氏管吸取1-2ml全培養(yang) 基重懸後細胞濾網過濾,根據後續目的和細胞類型選擇濾網大小(類器官需要細胞團一般選擇較大的100um,建庫的單細胞懸液一般選擇70um或更小)。
7.視上一步沉澱顏色選擇是否裂紅,裂紅至沉澱無明顯紅色即可。裂紅液現配,至少10ml,常溫避光裂紅10min。
8.用巴氏管充分混勻細胞懸液,吸取10ul細胞懸液與(yu) 2x台盼藍混勻後計數板計數。一般細胞活性>85%為(wei) 達標。如不達標,則低速(200-300g)四度離心後棄上清,重懸,再次計數和測量活性,直至達標。)
9.計算所需細胞數量並進行下一步操作,直接種板培養(yang) ,點膠,或上機等。
液體(ti) 樣品(血液,胸水,腹水等)
1.直接600g四度離心5min後棄上清,用medium重懸清洗兩(liang) 次。
2.過濾可選,直接進入裂紅判斷步驟
3.後續步驟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