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過去的幾十年中,偶聯反應已廣泛用於(yu) 合成新型烷基化合物或芳香雜環化合物。
在這些過渡金屬催化的偶聯反應中,鈴木偶聯反應因其反應條件溫和、適用於(yu) 多個(ge) 官能團、在空氣中相對穩定和相對較低的毒性而受到青睞[1]。因此,化學家們(men) 一直對新型硼酸衍生物的合成和活性感興(xing) 趣。這些化合物,特別是含氮雜環硼酸,可用於(yu) 藥物化學研究中組合化合物庫的建立。
五元含氮雜環硼酸及其酯的合成
1. 1 吡咯硼酸鹽及其酯類的合成
早在1991年,吡咯硼酸鹽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就開始了。但目前國內(nei) 外發表的報道仍然很少。吡咯硼酸可以通過吡咯直接鋰化或金屬鹵素置換和再硼化來製備,但這通常需要在氮原子上有一個(ge) 保護基團。迄今為(wei) 止,吡咯環上氮原子的保護基團主要是:叔丁氧羰基保護基[2]、三異丙基矽基保護基[3]、苯磺酰基保護基[4]。
1.1.1 2-吡咯硼酸及其酯的合成
1991年,Schluter等人[2]報道了N-叔丁氧羰基-2-吡咯硼酸的合成,該酸是在-78°C下以N-叔丁氧羰基吡咯為(wei) 起始原料製備的。 將2,2,6,6-四甲基呱啶在四氫呋喃中的溶液與(yu) 正丁基鋰反應,再與(yu) 硼酸三甲酯反應生成相應的硼酸鹽化合物,然後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即得目標。該產(chan) 品的產(chan) 率約為(wei) 40%,如下所示。
1993年,Kelly等人[5]以同樣的方式製備了N-叔丁氧羰基-2-吡咯硼酸,收率為(wei) 82%。近年來,其他研究小組以N-叔丁氧羰基吡咯為(wei) 底物,在-78°C的四氫呋喃溶液中與(yu) LDA或LiTMP反應,通過硼酰化反應和水解反應得到N-un。丁氧羰基-2-吡咯硼酸的收率分別為(wei) 58%、72%。已經發現硼酸化合物在鈴木偶聯反應中的應用的一個(ge) 主要問題是加熱容易脫硼,此外還形成一定量的二聚體(ti) ,如下圖所示。
為(wei) 了減少鈴木偶聯反應中N-叔丁氧羰基-2-吡咯硼酸的脫硼反應和二聚化反應,Ketcha等[6]使用苯磺酰基作為(wei) 氮原子的保護基團。然而,在1-苯基磺酰基吡咯2碳原子的鋰基發生時,脫磺酰化反應競爭(zheng) 性地發生,最終得到相應的吡咯硼酸,收率僅(jin) 為(wei) 8%。2004年,Dinsmore等[7]在二異丙胺存在下製備了與(yu) 底物相同的化合物,然後與(yu) 異丙基溴化鎂進行格氏反應,然後進行硼化和水解。對應的目標化合物,但收率僅(jin) 為(wei) 13%。
2002年,宮浦研究小組[8]報道了基於(yu) 吡咯的2-吡咯硼酸頻哪醇酯的合成,在銠催化劑二氯氯-1,5-環辛二烯基釕絡合物和配體(ti) 4,4'-二叔丁基-2,2'-二吡啶存在下,用二硼酸頻哪醇以67%的收率生產(chan) 相應的目標產(chan) 物, 如下所示。在該反應中,用硼酸的頻哪醇酯代替頻哪醇二硼酸鹽生成2-吡咯硼酸頻哪醇酯,但收率降低到42%。研究發現,這種反應的主要問題是需要消耗大量過量的底物以避免二硼化產(chan) 物的形成。
1.1.2 3-吡咯硼酸及其酯的合成
1992年,Muchowski等人[3]合成了1-三異丙基矽基-3-吡咯硼酸。該方法從(cong) 三異丙基矽基吡咯開始,首先在吡咯的3位選擇性碘處使用NIS,然後在叔丁基鋰的作用下使用三甲基硼酸鹽進行。反應在甲醇水溶液中進一步水解,得到所需的產(chan) 物,其可以通過重結晶進一步純化,如下所示。
2001年,Smith等[9]報道了在釕催化劑的作用下,在環己烷溶劑中將三異丙基矽基吡咯與(yu) 硼酸頻哪醇酯反應直接合成N-三異丙基矽基-3。- 吡咯硼酸鹽法,收率81%。所述合成反應釕催化劑采用CpRh(η4-C6Me6)(其中Cp為(wei) 五甲基環戊烯)。N-三異丙基矽基-3-吡咯硼酸頻哪醇酯也可在反應中用頻哪醇二硼酸鹽代替硼酸酯,但收率為(wei) 79%。
近年來,Buchwald研究小組[10]報道了金屬鈀的催化偶聯製備1-三異丙基矽基-3-吡咯硼酸頻哪醇酯,其為(wei) 3-溴-N-三異丙基矽基。吡咯是一種底物,由硼酸頻哪醇酯在S-Phos和三乙胺存在下作用產(chan) 生,如下所示。此後,通過用叔丁氧羰基或苄基取代氮原子上的保護基進行相同的反應,但結果不盡如人意,收率僅(jin) 為(wei) 30%和2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