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導率儀(yi) 主要是測液體(ti) 介質之間傳(chuan) 遞電流能力的儀(yi) 器,一般用於(yu) 電力、化工、冶金、環保、製藥、野外、湖泊、科研、食品和自來水等溶液中電導率值(TDS)的連續監測,同時在水處理,水產(chan) 養(yang) 殖試驗方麵也有應用。
一般操作步驟如下:
1.未開電源開關(guan) 前,觀察表針是否指零,如不指零,可調整表頭上的螺絲(si) 使表針指零。
2.將校正、測量開關(guan) 扳在“校正"位置。
3.插接電源線,打開電源開關(guan) ,並預熱數分鍾(待指針*穩定下來為(wei) 止)調節“調正"器使電表滿度指示。
4.當使用(1)~(8)量程來測量電導率低於(yu) 300 的液體(ti) 時,選用“低周“,這時將 板向“低周“即可。當使用(9)~(12)量程來測量電導率在300 至 範圍裏的液體(ti) 時,則將 扳向"高周“。
5.將量程選擇開關(guan) 扳到所需要的測量範圍,如預先不知被測溶液電導率的大小,應先把其扳在最大電導率測量檔,然後逐檔下降,以防表針打彎。
6.測量讀數:一般的測量其“常數"的旋鈕都打到1.0檔,測量前調正(ADI)旋到最大值,然後再慢慢地調節,把測量開關(guan) 打到校正檔調好零點,選好量程,再把測量開關(guan) 打到測量的位置然後再讀數。
7.電極的使用:使用時用電極夾夾緊電極的膠木帽,並通過電極夾把電極固定在電極杆上。
(1)當被測溶液的電導率低於(yu) 10 ,使用DJS——1型光亮電極。這時應把R 調節在與(yu) 所配套的電極的常數項對應的位置上。例如,若配套電極的常數為(wei) 0.95。則應把R 調節在0.95處,有如若配套電極的常數為(wei) 1.1,則應把R 調節在1.1的位置上。
(2)當被測溶液的電導率在 ~ 範圍,則使用DJS——1型鉑黑電極。同(1)應把R 調節在與(yu) 所配套電極的常數相對應的位置上。
(3)當被測溶液的電導率大於(yu) ,以致用DJS——1型鉑黑電極測不出時,則使用DJS——10型鉑黑電極。這時應把R 調節在所配套的電極的常數的 位置上。例如:若電極的常數為(wei) 9.8,則應使R 指在0.98位置上。再將測得的讀數乘以10,即為(wei) 被測溶液的電導率。
8.將電極插頭插入插口內(nei) ,旋緊插口上的緊固螺絲(si) ,在將電極浸入待測溶液中。
9.接著校正(當用(1)~(8)量程測量時,校正時 扳在低周。當用(9)~(12)量程測量時,則校正時 扳向高周),即將 扳到“校正“,調節 使指示針滿度。注意:為(wei) 了提高測量精度,當使用“× ", “× "這兩(liang) 檔時,校正必須在電導池接妥(電極插頭插入插孔,電極浸入待測溶液中)的情況下進行。
10.此後,將 扳向測量,這時指示數乘以量程開關(guan) 的倍率即為(wei) 被測液的實際電導率。例如 扳在0~0.1 一檔,指針指示為(wei) 0.6,則被測液的電導率為(wei) 0.06 (0.6×0.1 =0.06 )又如 扳在0~100 一檔,電表指示為(wei) 0.9,則被測液的電導率為(wei) 90 (0.9×100 =90 ),其餘(yu) 類推。
11.當用0~0.1或0~0.3 這兩(liang) 檔測量高純水時,先把電極引線插入電極插孔,在電極未浸入溶液之前,調節使電表指示為(wei) 最小值(此最小值即為(wei) 電極鉑片間的漏電阻,由於(yu) 此漏電阻的存在,使得調 時電表指針不能達到零點)。然後開始測量。
12.如果要了解在測量過程中電導的變化情況,把10mV輸出接至自動電位差計即可。
13.當量程開關(guan) 扳在“×0.1", 扳在低周。但電導池插口未插接電極時,電表就有指示,這是正常現象,因電極插口及接線有電容存在。隻要調節:“電容補償(chang) "便可將此指示調為(wei) 零,擔不必這樣做,隻須待電極引線插入插口後,再將指示調為(wei) 最小值即可。